热搜: 野钓  黑坑  水库  池塘  钓饵  鲤鱼  鲫鱼  夜钓  夏季  经验 

手竿传统钓法提竿时机的把握

   2009-05-23 10250

我国的垂钓活动历史悠久,代代相传已有数千年。自古以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好者不计其数,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就不胜列举,龙山古文化遗址更是出土了骨制的鱼钩,这些都充分证明了我国垂钓活动的历史久远,其各种垂钓方法,也是多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只是自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地区的一种垂钓方法传入大陆以后,才被人们习惯性地分成了台钓和传统钓,现在又逐渐兴起了竞技钓。而在我国庞大的垂钓人群中,绝大部分人使用的还是我国故老相传的传统钓法,只是有很多钓友做了比较大的改进和演变。至于台钓和传统钓到底哪个更好更先进,在这里我们不必去深究,我现在所要介绍的,只是根据我本人多年的垂钓经验,对手竿传统钓法提竿时机如何把握的一点点浅见。

提竿时机的把握,在垂钓活动中可以说是至关紧要的,有很多钓友,特别是新钓友,不能很好地把握提竿时机,以至于造成鱼获极少和上钩后经常跑鱼的现象,而这个问题如无人指教自己摸索的话,得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经验才能领会和掌握。

所谓的提竿时机——就是在具体的垂钓活动时观察标象的变化,掌握好该在什么样的标象时提竿、什么样的标象最容易上鱼,抓住了这个标象提竿就是把握住了提竿时机。手竿传统钓法的标象大致可以分为这么几种:一、浮标轻微抖动之后上浮(俗称顶标);二、浮标轻微抖动之后下沉(俗称黑标);三、浮标轻微抖动之后横移(俗称领标);四、浮标急速移位或上下跳动。

我们首先来说第一种标象——浮标轻微抖动之后上浮。

这种标象在钓鲫鱼时尤为明显和常见。通过实践和观察发现,这种标象是鱼儿低头吃钩后抬头上游扯动铅坠造成的,出现这种标象时,我们应把握在动态中提竿,也就是在浮标上升到一定的程度,还在上升时就提竿,这时的中鱼率最高,而且鱼钩基本上都是挂在鱼的上嘴唇,千万不要等到浮标停止上升了或平躺在水面上再提竿,那时已经偏晚,虽然也能钓上鱼来,但中鱼率会大大下降,而且鱼钩会经常挂在鱼的薄嘴唇上,造成老是脱钩跑鱼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鱼吃饵后抬头上浮,等想吞咽时忽然发觉钓线的异物感,会令其马上吐饵观察或逃之夭夭,当然这种情况也有咬死钩吐不出来的时候,但前后的差别非常大,前者不但中鱼率高,而且节约了时间。

第二种标象——浮标轻微抖动之后下沉。

这种标象任何鱼种都能出现,但以鲤鱼和鲶鱼等最为多见。针对这种标象我们要掌握一个宁晚勿早的方针,一定要等到浮标完全沉入水下之后再提竿。这是因为,这种标象大多都是鱼儿吸饵边向前游走边吞咽造成的,如提竿过早,饵钩还未进入鱼的口腔深处,极容易造成提竿无鱼或钓到后又脱钩,所以必须晚一点,等到饵钩进入鱼的口腔深处后再提竿,从而提高中鱼率。

第三种标象——浮标轻微抖动之后横移。

这种标象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彻底搞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鱼缸中实验也未见结果,但在具体垂钓活动中碰到的这种情况却是以草鱼居多,鲫鱼、鲤鱼也偶有发生,其他的鱼种不多见,虾米吃饵很多情况下是这种标象。我的经验是碰到这种标象稍等一下就提竿,有意思的是,这种标象出现时,我几乎没跑过鱼。

第四种标象——浮标急速移位或上下跳动。

浮标急速移位或上下跳动的现象大多数都是小白条等小鱼闹钩造成的,也有时是黑鱼或翘嘴鲢子等掠食性鱼类所为。遇到这种情况,不管什么鱼都应马上提竿,大鱼中之,小鱼则避其闹钩吃饵,否则极易饵去钩空干等,特别是在水底有杂物的水域,非常容易挂钩断线,这一点钓友们应切记。

以上介绍的几点提竿时机不一定很全面,但这些都是我多年的垂钓经验和体会,并且和我的一些钓友们经过了多次的实践和对比,效果的确很不错,现在写出来希望能给热爱钓鱼的朋友们一些微小的帮助。俗话说得好:“鱼无定势,钓无定法。”在实际垂钓中,很多奇特的标象也会随时出现,比如调好的浮标放下去却平躺在水面或正直向下沉去,这些就大多都是鱼儿中途接饵造成的,也应及时提竿。还有一些钓滑了的鱼,标象就更加复杂了,象这些奇特的标象就需要钓友们在实际的垂钓过程中慢慢地体会掌握了。


 

 
标签: 提竿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更多>同类钓技
推荐图文
推荐钓技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投放  |  联系方式  |  免责声明  |  版权声明  |  网站留言  |  违规举报